湿地保护: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-02-02 09:26:53 信息来源:光明日报 浏览量:
- 【生态建言】
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,这个1996年由《湿地公约》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确立的全球性纪念日,旨在帮助世界各国公众加强对湿地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,了解湿地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价值,并呼吁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这一被誉为“地球之肾”的生命摇篮。
2019年,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“湿地应对气候变化”,旨在提醒公众:面对全球气候变化,我们并非无能为力。事实上,湿地保护能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问题的自然解决方案。
湿地是重要的“储碳库”
在人们的印象中,沼泽是一种熟悉的湿地类型。其实,有定义指出,天然或人工的、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、泥炭地和水域地带,带有静止或流动、淡水或咸水水体,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可以称为湿地。
《湿地公约》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协同合作,以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,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为目的签署的政府间公约,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,目前已有170个缔约方,指定了23377块国际重要湿地。中国自1992年加入《湿地公约》后,近50%的天然湿地纳入了保护体系。统计显示,我国目前已指定国际重要湿地57处,其中内地56处,香港1处;内地56处湿地面积共计320.18万公顷,其中自然湿地面积300.10万公顷,有湿地植物约2114种、湿地鸟类约240种,湿地植被覆盖面积达173.94万公顷。
气温升高,海平面抬升,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显著增加,生物多样性丧失……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。科学家们发现,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独特生态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:一方面,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的物质能量循环、湿地生产力、湿地动植物等产生重大影响;另一方面,湿地是已知的各种主要温室气体的“源”与“汇”。植物死亡后一部分被封存在土壤中,另一部分则成为温室气体源的物质基础,转化成二氧化碳、甲烷等回到大气中。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质。因此,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,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。
研究显示,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%~8%,但却储存有约525Gt的碳,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%。其中,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%的泥炭地,其碳库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2倍。泥炭地大多在寒冷的地区发育形成,如西西伯利亚、西北欧、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、青藏高原等地,低温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缓慢而被积累下来,是良好的“储碳库”。红树林则是另一种具有高碳储能力的湿地,其碳储量约4Gt,70%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°的海岸线上。红树林突出的碳储能力并非体现在绝对储存量上,而在于它的固碳速率是热带森林的50倍。
湿地具有防灾与服务多重功能
除了能够固碳,作为介于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,湿地像海绵一样具有吸纳洪水、提供水源的功能,能显著提高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消极影响的能力,如抵御风暴潮、洪灾、旱灾和保护海岸带等。
海岸带湿地,尤其是红树林,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计的同时,也是保护滨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生命线。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,人们惊奇地发现凡是红树林保护较好的海岸带地区,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都非常小,这让全世界对红树林的作用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。20世纪90年代,我国长江中游湿地曾遭遇大规模围垦,严重削弱了该流域湿地调蓄洪水的功能,成为1998年洪灾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,这再次证明了湿地的重要功能。近20年来,我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“退田还湖”等政策有效提升了长江中游的防灾抗旱能力。
湿地还具有重要的供给服务功能。自古以来,人们依水而居,逐渐发展成了不同规模、不同风格的城市。城市形成的初期,皆依赖湿地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。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、贸易条件;同时,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,肥力和养分充足,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,能够持续提供人类所需的各种动植物产品、饮用水及工业用水。因此,湿地周边既是人类择居的理想场所,又具备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,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。
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,对湿地美景的欣赏曾产生了历史上重要的诗歌、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、神话传说和其他艺术作品,是艺术创作的源泉,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。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,水是智者的象征,催生了许多重要的哲思精神,例如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格,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,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追求。
湿地生态屏障亟待保护
尽管湿地如此重要,但在近几十年的人类社会发展中,湿地却成为受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。据《湿地公约》组织估算,自1970年以来,全球湿地减少了35%,以湿地为栖息地的动植物种群显著下降,其中1/4处于濒危状态。目前存在的湿地也面临着排水、污染、外来物种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,变得越来越脆弱。
湿地虽能固碳,但若遭受破坏也会变成温室气体的“源”。自然状态下,湿地中“汇”的效应大于“源”,表现为碳积累,但湿地的水分、植被、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引发湿地碳储能力的质变。有研究表明,近现代以来,随着人类对湿地的开发利用,部分湿地发生了“源”“汇”转换,表现为碳物质释放大幅增加。
湿地排水是增加碳排放的主因之一。全球范围内的沼泽湿地排水引起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,排水之后还会大幅增加发生火灾的可能性,其中泥炭地失火属于暗火,难以扑灭,损失的是上万年间积累下的碳物质,短期内不能恢复,是全球碳库的巨大损失。过度放牧是人类活动导致湿地碳储能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。研究显示,放牧3个月以后,湿地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力较非牧区增加5.6~11.3倍。此外,水质的破坏也能引起湿地碳储能力的退化。
随着以上湿地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湿地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。《湿地公约》组织通过湿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会决议案,号召各国加强湿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,制订相应的国家对策,有效保护湿地,积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。近年来,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把增加湿地碳汇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可以说,面对可能动摇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根基的全球气候变化,保护湿地将为此提供自然解决方案,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实的生态屏障。
(作者:雷光春,系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)
http://www.forestry.gov.cn/main/195/20190202/095353828771117.html
- 返回上一页